首页 > 拍卖预展 > 2013年惟真-骨董·雅玩拍卖会Ⅱ > 2013惟真-骨董·雅玩拍卖会Ⅱ-玉器专场
元 白玉十八罗汉手串(18颗)
2013惟真-骨董·...
232 条记录 3/39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4   5  下5页 最后一页
元 白玉十八罗汉手串(18颗)
拍卖号:8035      预估价(元)  150,000-200,000       (元) : 未成交
  • 尺寸:尺寸不一
  • 拍卖时间:2013年6月18日

拍品说明:
罗汉,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最早是从印度传入我国的。意译上有三层解释,即杀贼、应供、无生,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的形象一般都是出家比丘相,头部无须发,身着袈裟,全身无任何装饰,或坐或立,栩栩如生,是藏传佛教各类造像艺术中最为朴实无华的象征。
在中国寺院中常供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十六罗汉,最早记载于唐代《法住记》:谓佛陀临涅盘时,嘱付十六大阿罗汉,自延寿量,常住世间,游化说法,作众生福田,故佛寺丛林里常雕塑罗汉像,供养者众。十八罗汉,系自十六罗汉演变而来。目前所知最早的十八罗汉像,为五代张玄及贯休所绘。其后,宋苏东坡分别为此二画题十八首赞,并于贯休所作标出罗汉名称。此外,杭州飞来峰金光洞中,刻在石床上的十八罗汉像,也是宋代的作品。自元代始,各寺院的大殿中多供有十八罗汉,且在佛教界,罗汉像的绘画与雕塑,也多以十八罗汉为主。自此,十六罗汉乃逐渐沈寂,十八罗汉代之而起。
此手串为和田白玉雕刻,造像造型生动,神态各异,雕刻技法娴熟简练。尤其是罗汉的面部表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手脚刻划细腻,衣褶自然流畅,生动写实。能够整串保存这么完好,前所未闻,更加增添了此串的珍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