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说明:
和田白玉玉质,质地细腻温润,抛光精到,包浆醇厚,局部受褐色沁,沁色自然。此鼎为仿古造型,带盖,盖呈倒斗状,顶部设长方形钮。盖与器身出戟,双耳,耳作柔带状,与鼎身的刚硬互相呼应,直斜璧腹,下承四足。纹饰繁美,正面饰以饕餮纹,器身满布回纹与勾云纹,纹饰抽象,繁而不乱,古韵盎然。以玉仿古青铜器时,对于雕琢工艺、结构设计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否则不但无法复制青铜器的大气严谨,反而会使玉器本身显得厚重无神。此鼎无论是雕工,结构都可谓一流。乾隆朝的仿古范围十分宽泛,历代名品都是仿古的对象。不过,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则是对商周特别是西周青铜礼器的仿制。在各种工艺类别中都能找到青铜器的典型形制,如鼎、爵、尊、簋等以及青铜器的典型纹饰,如兽面纹、夔纹、回纹等经转化后所形成的构图元素。这些特征被完美诠释在了乾隆朝仿古玉器上。乾隆帝在他的诗中提到:“和田玉来颗,巧制颇纷如,渐欲引之古,庶其返以初。”提倡“复古”,“仿古”的方向,强调玉器应向古器物学习,所谓“玩物仍存师古情”,回归文明初萌的时候,寻求一种朴实,有意义的典雅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