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文徵明”寿山石牛角冻梅花笔筒
妙臻百艺—文房 ·玉...
258 条记录 2/43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4   5  下5页 最后一页
明代 “文徵明”寿山石牛角冻梅花笔筒
拍卖号:2042      预估价(元)  80,000-120,000       (元) : 97750
  • 尺寸:高12.5cm,口径8.3cm
  • 拍卖时间:2018年6月30日

拍品说明:
款识:“停云馆永鉴藏,徵仲”,“清香风满枝竹垞”,“陶斋心赏”,“午桥尚书近得长洲文氏停云馆故物洵稱几案之珍品甲辰春石友获观并题”。 此件笔筒为明代高山坑头牛角冻材质,石色乌黑油亮,包浆醇厚,侧光照之通透晶莹,此等石材自康熙时已鲜有大材。正是掏空一气呵成,筒壁厚薄均匀。笔筒外壁采用剜刻浮雕技法,凹凸起伏如自然树桩,瘿孔鳞鳞浑朴遒劲,梅枝斜垂,繁花怒放,或俯或仰,相称掩映,雕刻手法简中显精,朴中显奇,属不可多得的石雕文房佳器,且有朱彝尊、端方、沈石友题记,更显珍贵。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参阅《中国美术家人名词典》第1258页)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词人、学者。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科博学鸿词,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曾出典江南省试。后因疾未及毕其事而罢归。其学识渊博,著述甚丰,其医著有《食宪鸿秘》三卷,系食物本草之类,现有刊本行世。 托忒克·端方(1861年-1911年),字午桥,号陶斋,清末大臣,金石学家。满洲正白旗人,官至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端方幼年时被过继给伯父桂清为嗣子,1889年,28岁的端方才正式受命做官,因其工作勤勉,仕途也还算顺利。1898年3月,在翁同龢与刚毅的保荐之下,端方第一次被光绪帝召见,由此获得了年轻皇帝的青睐。戊戌变法中,朝廷下诏筹办农工商总局,端方被任命为督办。对当时"志大心切"的端方来说,这既是一个重大机遇,但同时也是一个厄运的开始。戊戌变法期间,端方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筹办的部门当中,他曾一天连上三折,其工作热情与效率,可见一斑。 沈石友(1858-1917),原名汝瑾,字公周,因喜石砚,取石友别号,江苏常熟人。咸丰八年(1858)八月十二日生,1917年逝世,享年60岁。平生所作以诗为多,间治古文,有《鸣坚石斋诗钞》等刊行。(参阅《中国美术家人名词典》4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