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说明:
1772年作
纸本镜心。
款 识:余于去夏得见李营丘《寒林图》真本,清澈高妙,曲尽笔墨能事。文待诏题有长歌,极欲赏之。悬之斋壁如遇北风图矣。壬辰六月时当将暑。适云巢学长先生索画,追摩其意,不识能少解烦愁否?蓬心弟王宸。
印 鉴:王宸、蓬心、百可。
附属作品:芮善边跋:蓬心太守画干笔皴抹神韵悠然。晚年所作惜墨如金。山石都在形似间。赏鉴家或病其枯涩。此幅作于壬辰是时先生年已七十而简淡中饶有润泽之气。知得力于营邱者深矣。旧为石埭沈渊公所藏。既为李浣云大令得之。民国庚午归余一树冬青馆,丙子秋分,芮青题记。
鉴藏印:芮青藏玩、渊公眼视。
流 传:清人沈渊公,近人李镛、芮善曾藏。
王 宸(1720-1797),字子凝,一作紫凝,一字子冰,号蓬心,一作蓬薪,又号蓬樵、蓬樵老、老蓬仙、蓬心老樵、蓬樵老莲、蓬心道人、柳东居士、潇湘翁、莲柳居士、蒙叟、玉虎山樵、在官衲子、退官衲子、墨憨头陀、埽华庵主。江苏太仓人。清代著名山水画家,与王昱、王愫、王玖画史上有“小四王”之称。
敏六世孙,原祁曾孙。乾隆进士,官永州知府。书法似颜真卿,多藏古碑刻。山水承家学,以元四家为宗,而深得黄公望法。枯毫重墨,气味荒古,脱略形似。仿王绂尤得神髓。其中年画,乾皴中尚有润泽之趣,至晚年则枯而且秀。山石都在形似间。有《绘林伐材》《蓬心诗钞》等行世。
敏六世孙,原祁曾孙。乾隆进士,官永州知府。书法似颜真卿,多藏古碑刻。山水承家学,以元四家为宗,而深得黄公望法。枯毫重墨,气味荒古,脱略形似。仿王绂尤得神髓。其中年画,乾皴中尚有润泽之趣,至晚年则枯而且秀。山石都在形似间。有《绘林伐材》《蓬心诗钞》等行世。
王汉藻是清初最著名的画家之一,曾得清圣祖赏识,召于宫廷,擅作山水、界画、阁楼、人物、花鸟等,所作构图精微,设色妍丽,自然传神,时名与王石谷、杨西亭同。此作为其仿元人盛懋笔意,构图宏达,内容丰富,楼台人物,无不工细严谨,古朴雅丽,甚为精彩,是其青绿山水代表之作。清初山水画坛笼罩在“四王”风气之下,作为“四王”中成就最高的王石谷曾说:“凡设青绿,体要严重,气要轻清,得力全在渲晕,余于青绿法静悟三十年始尽其妙。”是图体现出这两种特性。王汉藻康熙年间即有大名,作品多为馆藏,民间鲜有流传,此作近年市场上少见的精品,识者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