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说明:
绍治,为越南末代王朝第三代皇帝“阮福旋”( 1807年6月16日-1847年4月10日)在位年号,其于1841年正月继承大统,时已34岁,在位仅七年,相当于清道光21年到27年。绍治帝是明命帝的长子,父为阮圣祖,母为佐天仁皇后,庙号宪祖,谥号绍天隆运至善淳孝宽明睿断文治武功圣哲章皇帝。绍治帝大力提倡忠孝节义,指出:“朕为天下主,教孝做忠,以教风化 。”祖母和父母去世后,他都分别服丧三年以为天下之楷模。为一守成之主,完全依照父皇的遗诏行事,禁止外国人在越南传教,越南人禁止信外教违反则会被处死。治中越南国内较为太平,但国力已经大大跟不上国际形势的发展。越南古称交趾、安南,自汉朝以后的1000余年间,一直属于中国封建王朝的管辖地,是我国的藩属国。公元679年唐朝在南越设安南都护府,“安南”名称由此而来。公元968年了部领建立了朝,国号为“大翟越国”,973年了部领被宋太祖册封为安南郡王,与中国封建王朝建立“藩属关系”。以后又经历了前黎、李、陈、黎等朝代。1802年阮福映建立了阮朝,取国号为“南越”,第二年清朝政府(嘉庆八年)将安南国改为越南国,封阮福映为国王,越南由此而得名。越南与我国一直属于宗藩关系(两国以朝贡和册封为核心的基本邦交模式)。其国王继位,须经过我国的册封,才算取得合法的地位;每年须定期向我国进贡;我国负有帮助其维护统治秩序的责任。这种宗藩关系一直到1885年《中法新约》签订才告终结。此块瓷板虽落的是越南年号款识,但从胎釉和青花用料以及画风来看,无疑为我国景德镇御窑厂之产物,纹饰为正面火珠云龙纹。瓷器上的正面龙纹,最早出现在明代嘉靖时期。因为龙首居中,左右对称,如同正襟危坐,故又称为“坐龙”, 这是龙纹中最尊贵的一种。这种正面龙纹,双目与观者对视,须发张扬,张口作怒吼状,极度突出了庄严与威慑力,正是封建统治者本身形象的写照。多用于皇帝御用之物的装饰,且所见均为五爪龙纹。而此板的龙纹却为四爪,正好说明越南国王的身份地位,虽为一国之君,但毕竟是我国的藩属之国,所用龙纹不能和清朝皇帝一样同为五爪龙纹。综上所述,这块瓷板很有可能是越南绍治帝继位后,清朝道光皇帝册封其皇位时,在景德镇御窑厂定烧的一件赏赐用瓷。是见证中越两国历史关系的有力实证,国内各大博物馆还未见同类器物的收藏,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