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拍卖预展 > 2011年春季拍卖会 > 杂项●玉器●年份酒
宋 白玉仙人福寿炉顶
杂项●玉器●年份酒
207 条记录 1/35 页 下一页  1  2   3   4   5  下5页 最后一页
宋 白玉仙人福寿炉顶
拍卖号:1247      预估价(元)  30,000-50,000       (元) : 50,000
  • 尺寸:高4.6cm
  • 拍卖时间:2011年6月5日

拍品说明:
以白玉为材,玉质温润,精雕仙人福寿纹饰,采用立体圆 雕、镂雕等技法,雕工细腻,形象生动。炉顶在宋金至元明 时期较为流行,大多采用镂雕而作,在辽金时期,加入了许 多少数民族特色,春水秋山风格炉顶大为盛行,此件器物亦 采用双面拉丝镂雕,但是四面纹饰各不相同,亦无两面对穿 可供直接拉丝的孔,可见刀法要求极高。 此件炉顶在整体构图上,画面独立丰满,方寸之间体现出整 幅画面,繁而不乱,正面为两仙人,后为一鹿,背面为两仙 人,其中立一仙鹤,四周点缀花草,疏中有细,整体构图颇 如古代文人画或者书法作品,其艺术感极强,在构图中小 中见大,大中有小,于方寸之间将创作者无限的构思展现的 淋漓尽致,疏处可跑马,密处不透风。可见在此件作品的创 作过程中,作者区别之前战汉和之后乾隆两个作玉高峰时期 作玉古板教条、追求工艺的特点,把玉器雕琢当做纯粹的艺 术创作来表现,既有丰富的内涵思想,更难得的是通过最高 超的技艺挥洒而就,工能达意。尤其其中仙鹤和鹿的刻画。 仙鹤区别于金元时期立于花草之间的特点,采用内外镂雕的 工艺,使得仙鹤如在内部曲颈而出,周身打磨,但并无可供 拉丝加工的对孔,犹如鬼斧,令人惊叹。鹿身上有细缰绳一 条,细如发丝,薄若蝉翼,却无蹦无断,观之灵动,可谓神 工。 宋代金石学兴起,在此时期玉器的加工,既抛开了王玉时期作 为帝王垄断的规范整齐,制作虔诚不苟的礼制思想,又没有雍乾 时期过分追求工艺细致的烟火气,而把玉器雕琢,当成纯粹的艺 术创作,故其思想性,艺术性均堪称一绝,而此时期,又把大众 期盼吉祥美好的愿望溶于玉雕之中,所谓玉必有意,意必吉祥, 富有生活气息,正如宋时流行的文人画,意由笔出,但是意又从 画外来。玉雕亦是如此。如此件小件,雕仙人祝寿,仙鹤既有寿 的寓意,又有仙的内涵,背后仙人手持葫芦,前面仙人一手持灵 芝,鹤,鹿,葫芦,灵芝,既寓意福禄双之,又寓意福禄寿喜, 而鹿带缰绳,是寓意官禄是有据可以,甚至可以掌握的,把创作 者内心对仙寿福禄等的美好崇拜和思想完完全全的体现了出来。 此件作品从其造型上,其寓意上,其创作思想和其强烈的艺 术性上,向我们体现了整个宋元时期最真实的社会风气和生活现 状,此既是一件承载了历史内涵的文化真品,亦或是当时玉雕大 师毕生艺术创作巅峰的真实写照。观之如与古人对语,实为一件 工、意双绝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