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中拍微拍”敬请关注


拍卖会时时有

微信搜索小程序“中拍微拍”,体验线上拍卖会

关注公众号全称“北京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轻松掌握公司拍卖动态!




中拍新闻
首页 > 中拍资讯 > 中拍新闻
崇祯皇帝钦赐银盏 沉银国宝今人歆羡
发布日期:2012-12-24

 
 

它的亮相注定也已经在收藏界引起一片哗然,历史的积淀与重重谜团不但为这件珍宝罩上了某种神秘气息,也为收藏者在沉醉于藏品把玩的同时曾添了对历史的无尽沉思。是明亡于崇祯之独断还是明末思宗的无力回天,此时仿佛已经显得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历史遗留下的层层审美,重要的是传世国宝的珍贵价值。

 
    眼前的这件白银器物,就是令持有者荣耀万分,无尚光荣的崇祯皇帝钦赐银盏。虽然白银本身的价值不如金玉,然而铸成皇帝御赐,甚至皇帝亲手把盏恩赐,则已身价百倍,成为器物中之翘楚,更会成为令后人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垂涎之物。
 
    这件崇祯皇帝的御赐银盏,器型古朴笃实,色锈、包浆老旧,系明代宫廷银盏的标准造型。其之雅致,铸造精美,圆润光洁,满布纹饰,有:宝鼎、吉瓶、双鱼、金条、银锭、牡丹花等,祥云、枝蔓、彩带点缀其间,结构布局井然有序,一派异彩纷呈,喜气洋洋的气氛,雅俗共赏是其鲜明特点,从这些纹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民俗风情和价值取向。其最可贵之处为器形完整,清晰而毫无磨损地保存了凝重有力的十字楷书:“崇祯丙子,叙延绥功、钦赐。”时间、事件、缘由,十个字记载得苟洁明确。
 
    据史书记载,崇祯丙子即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延绥(今陕西省榆林市)发生了一件举国关注的大事:明朝大军与高迎祥、李自成起义大军在此展开了一场血战,起义军伤亡极其惨烈,高、李率残部溃逃。明军总指挥、三边总督洪承畴战胜义军后,捷报飞送朝廷,奏上有功将士名单请赏。崇祯皇帝大悦,即论功行赏,此银盏当为其赏功物品之一。崇祯时期,正直国家内忧外患之际,内有黄土高原上百万农民造反大军,外有满洲铁骑,虎视耽耽,山河冷落,风烟四起。明清时代的社会经济史研究表明,当时普通百姓五口之家每年如果有30两银子,日子已经可以算过得不错了。《红楼梦》里刘姥姥一家4口人一年生活费不过20两,可见一贯崇尚节俭的崇祯皇帝赏赐如此精美的银盏,对此战役还是相当重视的,更显示出了此银盏之珍贵。
 
    关于这件银盏的身世境遇,可谓峰回路转又耐人寻味,诸多史书对此亦有过详细的记载:崇祯三年(1630年),作战勇猛如虎的八大王张献忠亲率米脂十八寨大众响应王嘉胤起义,六年后(公元1636年)追随高迎祥转战河南、湖广,来到陕西, 崇祯16年攻占武昌、汉阳,自称大西王。顺治三年(1646年),清兵入川,张献忠不堪敌击,率众撤离成都,带多年所获宝物载船岷江南下,行至彭山双江河遭南明参将杨展伏击,千船沉银,后在西充同清兵死战中箭身亡。该孤品崇祯钦赐银盏现在四川彭山的发现,不仅证明张献忠抢了崇祯皇帝钦赐金银器其中的一件,也证明张献忠在彭山千船沉银的事实。
 
    国家文物局鉴定专家(连少卿)在本品鉴定证书写道:“银制小盏,为饮酒器,器形优美,纹饰华丽,为多宝图案,器内有‘崇祯丙子,叙延绥功,钦赐’字样,器形古朴,老旧明显,为明代品,有极高收藏价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纲教授看了崇祯钦赐银盏后认为,此崇祯钦赐银盏历史价值很高,是研究李自成在崇祯九年亲自率军攻打延绥镇的实物证据。

    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双重份量,使得此件藏品一亮相便得到了多方媒体、学者、藏家的关注,2008年5期收藏杂志发表《张献忠的宝藏民间国宝》对此物的珍贵程度有过详细报道;2009年4月,央视《走近科学——张献忠宝藏·水下探宝》节目也对其进行了精湛描述。时至今日,历史之迷雾最终以文化瑰宝的呈现来揭开,这不得不说是民族文化之荣耀与当代收藏者之幸事。就像银盏壁上的历史痕迹一样,今天此银盏的收藏注定也将在文化史中留下一抹斑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