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中拍微拍”敬请关注


拍卖会时时有

微信搜索小程序“中拍微拍”,体验线上拍卖会

关注公众号全称“北京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轻松掌握公司拍卖动态!




中拍新闻
首页 > 中拍资讯 > 中拍新闻
从实物遗存探析中华北方早期文明性状研讨会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13-07-17

 

516,由北京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源浩正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主办的“从实物遗存探析中华北方早期文明性状”研讨会在北京伯豪瑞廷酒店举行,同时展出了二百余件包括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北方早期文明遗珍,来自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学术机构的资深专家学者就中华北方早期文明性状进行了研讨发言。
与会学者多认为,从实物遗存看,至迟六七千年前,居于中国北方领土的先祖们已经掌握了相对发达的生产技术、构建了具有强大组织力的社会组织、形成了具有特定内容的宗教文化。当时的人们除了能加工生产生活用品外,还能生产宗教文化用品,并且其产品已经呈标准化、系统化、制度化的存在状态,从箭镞刮削器、玦形龙等产品看,中国的标准化、系统化在被称为“史前”的红山文化时期已经存在,而玦形龙则应是中华文明龙文化的重要渊源。实物表明早在六七千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生活于北方的先祖已经能组织和实施有效的社会分工,并能通过分工为着特定目的而实施相应的生产加工。从实物透射出的信息看,早在六七千年前包括红山文化在内的北方文明似已超越了部落文明状态而达到了至少是方国文明的状态。
中华文明是一个个性鲜明、极为特殊的文明。城市、文字、青铜器这三个西方世界用来衡量文明的标准并不能准确和全面地判断中华文明。不同于世界其它文明,在出现发达的青铜文明之前,中华文明中已经普遍地存在着一个玉文明,中华玉文明的发展成果为其后的青铜文明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并为后者所继承,同时玉文明并未随着青铜的出现而消失,而是与青铜并存发展。
在早期历史的研究中,除科学的考古发掘所获外,已有的实物遗存在对探究中华早期文明性状中的研究价值也应予以重视。
展览中展出的多件反映未知文明的实物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是否在人类之前存在另外一个高度发达文明的强烈兴趣,吸引人们去不断探寻。
主办方希望通过类似活动的举办抛砖引玉,促进学术界及社会各界对于中华早期文明有更深层次的思考。重视现已存世的相关实物遗存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展览将持续至519,观众亦可以近距离观摩北方早期文明的实物遗存。 

 
展出的各类实物遗存
 

展览中含有神秘意蕴的器物

 

观众踊跃参观

参会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