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金累丝烧珐琅镶羊脂白玉三世佛(带金属检测报告)
通高7.7cm
和田羊脂白玉雕三世佛,玉质温润坚实、莹透纯净、洁白无瑕、宛若凝脂,堪称玉中之极品。三世佛指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与西方阿弥陀佛。此三尊佛像除手印不同之外差别甚微:释迦牟尼佛双手结禅定印、药师佛结与愿印与禅定印,阿弥陀佛结说法印与禅定印;三世佛均全跏趺端坐于莲台之上,高髻螺发,大耳垂肩,双目微阖,直鼻小口,神态安祥,柔和如入禅境;身着袒右肩袈裟,衣纹自然流畅,有唐代薄衣贴体之遗风;三世佛均镶放于金质烧珐琅须弥座上,须弥座錾刻整齐莲瓣纹,端庄华丽;佛像身后以金累丝錾刻火焰形背光,其上烧珐琅装饰缠枝莲花,工艺精湛,金光悦目。整体风格为典型的藏式造像风格,但同时融入了中原传统艺术因素,与永宣宫廷造像风格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释迦牟尼佛是世界的教化者,是佛教教主,东方药师佛可以保佑世人消灾、延寿、去病,西方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是长寿的象征。整组造像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形象生动、风格清新,造型端庄、工艺精巧,融入源远流长的佛学文化,实为佛家之宝,缘者之福。其玉质雕像虽小,但法相庄严,比例协调,刀工流畅,雕琢率真快意,其包浆静穆,呈相熟旧,诚为上品。
元 和田白玉金座尊者像
高8.3长7.2宽6.8cm重293.3g
和田白玉雕尊者像,玉质柔润细腻,洁白。尊者额头宽广,眉弓隆起,高鼻薄唇,弯眉与鼻胫相连,面型饱满,微低头,双目低垂,相容凝重,一副娴静恬雅、慈悲包容之态。尊者身着袈裟,盘腿交坐于金质须弥座之上,左手握金质橄榄形木棰,左膝前方置白玉雕木鱼,右手上举于胸前,下方置一小案几,几上摊开一本佛经,整体呈潜心诵经之势。金质须弥座光素无纹,方方正正,金水厚亮,与玉之洁白温润相得益彰,显得雍容华贵。
元 和田青白玉银鎏金经塔
底6.8,高32cm,重621.2g
此塔造型别致,由塔刹、塔身和塔基三部分组成。塔刹为银鎏金工艺,刹杆上有大小两枚宝珠,下接玉质华盖,宝珠及华盖均饰以银鎏金塔铃,上下塔铃之间还以金链相连,金光悦目,摇曳多姿。塔身出五边形棱柱体,柱中空,用以放置佛经或佛教奉品,为顶礼者积聚功德。外壁分上下两层,上层每面均浮雕一供养人,雕刻精细,从其衣着服饰上看有汉人,有胡人,身份上有贵妇、学子、市井百姓、商人和官员,均低头含目,神情或悲或喜,虔诚恭顺。下层雕刻三只狮子,狮身蜷缩,作休憩状,佛教艺术中,狮子为万兽之王,具有辟邪护法之作用。塔基为带银鎏金围栏的玉质莲花座,颇有新意,与整器搭配合度,赏心悦目。
整器线条流畅,和田青白玉制成,选料讲究,工艺精湛,雕饰精美,鎏金璀璨,其虽为礼佛之法器,却具有极高的艺术性。经塔设计精巧美观,集华丽、精美、实用诸元素于一身,无以复加,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风格,尤为珍贵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