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
时间:2016年11月2日 (周三),上午
主题:“北京中拍国际•绿隐书房首场战略合作拍卖会”暨中拍国际2016秋拍精品展
古玉交流研讨会:
时间:2016年11月2日 (周三),下午
主题:高古玉器收藏市场的回暖
地点:北京长富宫酒店二层
此次研讨会诚邀古玉收藏爱好者参加
欢迎大家莅临指导!
中拍国际2016秋季拍卖会
预展时间:
2016年12月2日 (周五),09:00—21:00
2016年12月3日 (周六),09:00—21:00
拍卖时间:
2016年12月4日(周日),13:00—
地点:北京长富宫酒店一层芙蓉厅
“绿隐书房”是西华企业集团支持的艺术品收藏“斋号”。 经过近三十多年的收藏,“绿隐书房”已积累近千件艺术精品。其中部分藏品曾在各大博物馆展出。此次秋拍“绿隐书房”专题11件回流藏品,均来自“绿隐书房(2W Group Fine Arts)”美国凤凰城艺术仓库。
旧玉龙形佩
10×9.5cm
来源:海外回流,附回流证明
绿隐书房(2W Group FineArts)美国凤凰城艺术仓库
吻上卷
水滴目,长眼梢
头生角
爪部简约,抵于后鄂处
足呈没有发育完全之形
为战国时期玉雕的典型特征
“游丝毛雕”工艺在此件玉雕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从尾部一直延伸至后脊处
且线条排列密集
雕琢一丝不苟

因此件“C”龙体型较大
以至于需双向抛料
中间相接处出现微小偏差
前肢处的台阶痕迹
即是相接之处
器身有多出黄褐色沁斑,开门古玉

拓片

旧玉雕凤纹梳
5×6.3cm
来源:海外回流,附回流证明
绿隐书房(2W Group FineArts)美国凤凰城艺术仓库
湖北省博曾侯乙墓展厅有同类器物展出
尺寸稍大
美国弗利尔博物馆亦有二件同类展品
唯齿数不同
本品为12齿
根据器形、纹饰和刀工判断
具有战国时期的典型特征
甚为难得
上部为弓形背
三道起阳玄纹
梳背镂空雕对视双凤
具隐隐动感
艺术表现力极强
器身应长期与朱砂共存而受沁为浅淡赤色
下部为梳齿,完整无损。
(国内出土同类器物已有数例,梳齿几乎没有保存完整的。)
拓片
经孙守道老师鉴定
为战国玉雕珍品

旧玉带板(三块)
4.5×4.5cm
来源:海外回流,附回流证明
绿隐书房(2W Group FineArts)美国凤凰城艺术仓库

带翼天马(马带飞翅踏云而奔)
奔虎(虎回首勾尾,做疾行状)
舞熊(张手蹈足似作舞蹈状)
历朝玉带板均为组合件
该带板为方形
仅存三块
减地浅浮雕
黄褐色土沁渗入带板肌体内
根据刻工,图案等分析此带板两宋气息颇浓
对于研究两宋玉雕有重要意义
颇为珍贵
带板两侧为牛鼻穿孔
用于穿系之用
对于研究宋代玉带规制
提供了实物资料
意义非凡
经孙守道老师鉴定
为宋代玉雕珍品



拓片

旧玉锥形器
6.2×1.5cm
来源:海外回流,附回流证明
绿隐书房(2W Group FineArts)美国凤凰城艺术仓库
黄玉质,四棱锥形体
头部为金字塔形,有对穿孔
椎体四面均浅刻简练几何纹饰
从玉质、造型、雕工等方面看
此件玉锥形器具有良渚文化的典型特征
玉锥形器目前以良渚文化最为常见
其他如山东的史前遗址也有少量发现
然因其形制又有某些区别以致学界对它的功能和命名仍未取得共识
锥形器有多种式样
但观此式样
可为饰物

旧玉冠形器
8×3cm
来源:海外回流,附回流证明
绿隐书房(2W Group FineArts)美国凤凰城艺术仓库
为扁平倒梯形,黄玉质
一侧有少量沁色
可见加工切割痕
短边侧可见两细小穿孔
片体厚薄不一
这件玉冠造型状若象征良渚文化的“神徽像”上的羽冠
是良渚文化神权统治的一种表现
玉冠是象征墓主人身份地位的饰物
只有地位较高的人物才有资格佩戴玉冠
一般见于良渚文化规格较高的大型墓葬中
而且每座墓最多只有一件

此处所见台阶痕迹为刨料所致
对于研究良渚文化玉雕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图:良渚文化 玉冠形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
玉器卷p62

旧玉箍形器
6.3×2.3cm
来源:海外回流,附回流证明
绿隐书房(2W Group FineArts)美国凤凰城艺术仓库
色偏青黄,一侧有沁色
收腰,两端外卷
器物通体包浆
边缘有旧时磕痕
老化痕迹与器身一致
从造型上看
此物具有商代晚期的典型特征
此类器物从红山文化开始
多有出现
造型亦多有变化
在考古发掘中
多放置于墓主人头顶位置
普遍认为此类器物为束发器
器物中空
也有研究者认为
古人手举此物于头顶
中空的通道
为人神沟通的渠道
属祭祀用器

裂隙处渗入红褐色沁
并有旧时磕伤
同样也被沁色覆盖
证明此件箍形器曾被经常使用
北京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官网:http://www.zpgj.cn
微信:bjzpgj
微拍:bjzpgjwp
微博:http://weibo.com/bjzpg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