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中拍微拍”敬请关注


拍卖会时时有

微信搜索小程序“中拍微拍”,体验线上拍卖会

关注公众号全称“北京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轻松掌握公司拍卖动态!




中拍新闻
首页 > 中拍资讯 > 中拍新闻
北京中拍国际2016秋拍现明永乐处州龙泉官窑精品
发布日期:2016-07-04
        2016春拍刚刚落下帷幕,还来不及好好享受收获的喜悦,北京中拍国际的业务骨干们又踏征途,开始为秋拍的布局打前阵。瓷器部早早传来佳音,一件尊贵而特殊的拍品即将入主秋拍。追问什么宝贝这么神秘?却被告知天机不可闻,真是吊足了胃口!又经一周的努力,终于将这位神秘的“客人”迎进了库房。一睹真容之时,也不禁让我们深吸一口气。

       这是一件龙泉窑刻花带盖梅瓶。龙泉窑属南方青瓷代表性之大窑系,有着“质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深受海内外民众喜爱,宋元时期就大量出口。我们在以往的工作中也时常经手龙泉窑精品拍卖。但如此件带有浓重宫廷风范而又显然不属于景德镇御窑厂出品的龙泉青瓷梅瓶却从未遇见过。此瓶直口,丰肩,弧腹下收,近足端外撇,通体施青釉,宝珠形盖钮,盖面及颈部划刻卷草花卉纹,肩部饰以六个花卉云肩纹一周,腹部通景剔刻折枝花卉竹纹图,其竹影挺秀,仪态潇洒,花枝疏朗,横欹有致,深具宋人小景画之意趣。近足处饰以缠枝灵芝纹,刻工娴熟,刀法流畅,气脉连贯。整器形制敦实规矩,青釉厚腴温润,碧翠怡人,极得素雅匀净之美,保存至善,至为少见!



北京中拍国际2016年秋拍:明永乐 处州龙泉折枝花卉竹纹带盖梅瓶
高40cm 足径10cm口径5.2cm

       此件龙泉青瓷刻花带盖梅瓶,无论从器型还是纹饰上看,都与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出品青花梅瓶如出一辙。以下择选几件故宫博物院藏青花带盖梅瓶与本品器型相对比。

本品(左一)与故宫博物院藏明永乐时期青花带盖梅瓶(右一、二、三)器型对比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图27、29、30)


       由上图可见,本品与故宫博物院藏 “明永乐 青花折枝果纹梅瓶”、“明永乐 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明永乐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器型一致,应属同一时期产品。而其上刻划的折枝花卉竹纹图也让我们眼前一亮,这与首都博物馆藏“明永乐 青花竹桃纹带盖梅瓶”以及故宫博物院藏“明永乐 青花竹桃纹梅瓶”所绘纹饰神肖酷似,进一步证实本品烧造年代应为明永乐时期。

本品(左)与故宫博物院藏“明永乐 青花竹桃纹梅瓶”(中)和首者博物馆藏“明永乐 青花竹桃纹带盖梅瓶”(右)纹饰对比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图28。《首都博物馆藏瓷选》图92。)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三件器物的纹饰几乎出自同一蓝本,叶片和花朵的数量、方位都一模一样。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为了维护帝王的尊严,官窑生产的御用瓷器是不许仿制的,更不许把全部制瓷工艺毫无保留的传播给民窑。本品既与官窑瓷器器型、纹饰如一母同胞,那它也理应属于官窑御制,难道它也是景德镇御窑厂所出?这念头仅仅停留了一秒即被否定,因为从器物底足可以看出,胎色呈灰色,胎质细腻坚韧,是典型的龙泉窑特征, 更别提其莹润的釉色,犹如玉石般半透明的质感,刻划花工艺,都是龙泉窑的装饰手法。可是,我们常见的明代民间龙泉窑所烧造的日用青瓷普遍胎粗釉薄,最多上两层釉,有些釉色单薄得能印出胎色,而且刻花大多草率随意,且富于浓厚淳朴的民间文化气息,器型也上多见高足碗、瓶、炉、壶等,样式、形制、纹饰大都沿袭元代,与本品这般器形规整,釉色凝重沉稳,玉质感强,刻花工艺精湛,纹饰华贵富丽的特点大相径庭。显然,本品并非寻常的明代民间龙泉窑器皿。


       忽然,另一个念头涌进我们的脑海,难道,这一件即为昙花一现的明初处州龙泉官窑器?此前只是听说浙江处州龙泉窑曾在明初洪武到成化近一百年的时间内为朝廷烧造过供器,与生产青花瓷的景德镇官窑同为明初的重要官窑,但由于烧造年代短,存世量少,完整器极为少见,只是国内外几个知名博物馆收藏着一些。带着疑问,我们赶紧开始查阅关于处州龙泉官窑的相关资料,很快,我们就在几本权威的著作中找到了答案。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伯谦所著《龙泉窑青瓷》中刊载了一件故宫博物院藏“刻花带盖梅瓶”,与本品器型、纹饰及工艺均属同类,朱伯谦也在文中指出,此件应为明初处州龙泉官窑器。此外,处州青瓷博物馆馆长叶英挺著《发现:大明处州龙泉官窑》一书中刊载了八件2005年4月在龙泉大窑村的枫洞岩窑址发掘的梅瓶残件亦为本品同类器。这些梅瓶残件显然是被砸碎掩埋的落选品,这种处理落选品的手法一如景德镇明初御器厂,更加证实其官窑之性质不容否认。通过这些残件与本品在工艺、纹饰上的对比,也证实了本品在此处烧造无疑。

本品(左)与故宫博物院藏“明 刻花带盖梅瓶”(中)和处州青瓷博物馆藏“刻花梅瓶”(右)对比

(参阅:朱伯谦著《龙泉窑青瓷》图245,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发现:大明处州龙泉官窑》图8,西泠印社,2005年出版。)


       以下为《发现:大明处州龙泉官窑》刊载处州龙泉官窑残器与本品做细部纹饰比较:

1、胫足部缠枝灵芝纹饰对比

本品(左)与《发现:大明处州龙泉官窑》图130梅瓶残件胫足部缠枝灵芝纹的剔刻手法,花纹走向一致。

2、盖部及纹饰对比:

本品(左)与《发现:大明处州龙泉官窑》图5、图8梅瓶残件,盖部器型一致,纹饰内容及剔刻工艺一致。
3、肩部纹饰对比:
本品(左)与《发现:大明处州龙泉官窑》图66梅瓶残件,肩部云肩花卉纹工艺手法一致。
4、竹叶纹饰对比:
本品(左)与《发现:大明处州龙泉官窑》图163梅瓶残件,腹部竹叶纹饰剔刻工艺、走向一致。
5、叶片纹饰对比:
本品(左)与《发现:大明处州龙泉官窑》图4“刻花大盘残片”,所绘叶片纹饰剔刻工艺、走向一致。

       通过以上种种对比分析,我们终于揭开了本品的神秘面纱,这是一件典型的明早期处州龙泉官窑作品。梅瓶,古称“经瓶”,从各种画像数据及文献记载可知,其多为装酒之用,本品应是永乐时期由处州龙泉御窑厂进贡的内府酒器,其器形敦实规矩,厚胎厚釉,釉质淳厚润泽,釉色葱绿,无不彰显出处州龙泉官窑制作的非凡造诣。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我们也找了处州龙泉官窑存在的典籍记载,据《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陶器条所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其中“饶、处等府”指的就是江西饶州府景德镇和浙江处州府龙泉,文中将这两处并提,可见这两处均为朝廷烧造供器之地。又有《明宪宗实录》卷一记载:“江西饶州府,浙江处州府,见差内官在役烧造磁器,诏书到日,除已烧完者照数起解,未完者悉皆停止,差委官员即便回京,违者罪之。”即成化皇帝的即位诏书还指出朝廷派内官任督窑官“在役烧造磁器”,而且将江西饶州府、浙江处州府并提,两者应处于同等地位,可见处州龙泉确有皇家自行建造的窑场,处州府设立龙泉官窑无疑。

       此外,官窑是由官方营建、主持烧造瓷器的窑场,其产品专供宫廷使用,所用瓷土、釉料、工匠等自然是最好的,所烧器型、纹饰等也由官府“定夺样制”。《大明会典》云:“明承元制,凡朝廷烧造瓷器,必由内府定夺样制……”,所谓“样制”,是指除了某类瓷器本身的器型、规格、釉色、纹饰要求纯正规整,统一风格之外,还包括不同色地,不同品种之间瓷器的同一性。故处州龙泉官窑器与景德镇洪武、永乐官窑器相比器型、大小、花纹各方面都表现出一致性,两者也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一点正好解释了为什么本品与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所出青花桃竹纹梅瓶器型、纹饰几乎一致的原因。

       龙泉窑系规模庞大,产量丰富,然而处州龙泉官窑器却少有发现,即使在明代贵族墓的随葬品中也难于找到一件标准器,稀缺性极强。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伯谦先生在给《发现:大明处州龙泉官窑》一书的序言中说:“真要从青瓷本身的工艺角度看,那这些‘元末明初’的精品则可说代表了龙泉窑的一种‘巅峰’,而这些精品的存在与明龙泉为宫廷烧造‘供器’是联系在一起的。”此言给予了处州龙泉官窑以极高的评价。正因为品质精良与明代景德镇官窑比肩,而又较景德镇官窑稀少,处州龙泉官窑在市场上的价值也居高不下。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在2014年秋拍中一件“明永乐 处州龙泉官窑青釉暗刻碧桃翠竹梅瓶”以287.5万元落槌成交。以下为市场流通的处州龙泉官窑梅瓶成交纪录:

1、左: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2014年秋拍Lot7414“ 明永乐 处州龙泉官窑青釉暗刻碧桃翠竹梅瓶”成交价:287.5万元
2、中: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1999春季拍卖会Lot0658 “明十五世纪 龙泉窑青釉雕竹梅纹梅瓶”成交价:24.6万元
3、右: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2004年秋季拍卖会Lot1129“ 明初 龙泉窑画花牡丹纹梅瓶”成交价:40.9万元

       谜团已经解开,我们为首次亲身接触到如此稀有而珍贵的艺术品而感动着,也同样期待今年秋拍它带给我们的精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