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说明:
棒槌瓶为康熙朝新创瓶式,因形似棒槌而得名,其腹部画面广阔,最宜瓷画,故流行一时。本瓶即为康窑棒槌瓶标准样式,其体量硕大,盘口直颈,颈中部起一凸棱,折肩长腹,挺拔恢弘。通身以五彩装饰,颈部绘通景山水。肩部于绿彩锦地纹内设四个开光。主体绘通景人物故事纹饰。此器釉色白釉洁净,玉质感强。为典型的康熙五彩色。康熙五彩又称“硬彩”,与淡雅柔软的粉彩相对应。此瓶的黄釉、绿釉、珊瑚红均显康熙朝的典型色彩特征,色料纯净,但色浓而不妖艳。
以历史人物与戏曲,小说人物故事为题材的画面自金代出现后,曾出现了三个高峰时期:第一个高潮在元代,第二个是明晚期,第三个即为康熙时期。清代的官窑器生产大多依照宫廷的画谱,康熙五彩冠绝一时,为世人所重。究其原因,固然与彩料精研,出色绚丽有关,更胜在其画法独特,风格一绝,均令后世难以企及。诚如《匋雅·卷上》所评“康熙彩之颜料,因非后世所常有。论其画手高妙,不但官窑器皿,髣髴王恽,即平常客货,亦莫不出神入化,波澜老成。”识者自当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