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说明: 器呈拱门形,前开两扇门,上部饰镂空海棠花纹,为清代以来喜闻乐见的装饰纹样,多见于窗棱装饰。两门中间有弯月形扣锁,内底设四根细圆柱,用以固定佛像。两侧各有横鼻一对,便于携带系挂。表面铜色棕黄,色调黯沉古雅,系采用烧古工艺炮制而成。该佛龛得自蒙古一虔诚信徒之手,为世代祖传之物。中国古代仿造古玉器、古铜器的技术之一。又称烧色。其名称见于清内府养心殿造办处档案,约起源于宋代,随仿造古玩(俗称骨董)而发展起来。它以人工方法制造出先秦和秦汉时期古器物所独具的色调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