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中拍微拍”敬请关注


拍卖会时时有

微信搜索小程序“中拍微拍”,体验线上拍卖会

关注公众号全称“北京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轻松掌握公司拍卖动态!




中拍新闻
首页 > 中拍资讯 > 中拍新闻
玉饰与瓷饰:饰品的人文探索
发布日期:2012-12-24

    黑格尔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它折射了个性与共性的的哲学辩证关系,告诫我们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避免迷失自我、迷失了自身的文化特性。我想衣物、饰品作为文化的组成元素也是这样。让世界看重中国的,并非是国人一掷千金的奢侈品消费,吸引他们的更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东方神韵。记得当红明星范冰冰在第63届戛纳电影节开幕当天,曾以一袭闪亮的龙袍惊艳红地毯,我想她的聪明首先在于抓住了龙袍这样的东方元素。

 
    近日,笔者在京城一家位于西直门的私人博物馆北京源浩艺术博物馆里看到了这样一组饰品,它们所用的材质是从京城建筑工地捡来的地层瓷器碎片,设计者利用瓷片原有的图案、色泽、纹饰、形状,精巧构思、随形打磨出项链、挂坠、耳环、戒指、手链、手镯、胸花等饰品,更有为男士量身设计的袖口、领带夹等,将原汁原味的中华瓷文化发扬光大,既保留了民族风味,又融入了时尚的现代感。一问来头,工作人员会很专业的将每款首饰介绍给你:“这款是明代釉里红瓷片制成的,这款是清代康熙年间黄釉瓷片制成的,这款是乾隆年间的青花瓷……”,单是听着这些时代都足以让人肃然起敬,更何况每一款首饰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沉浸着历史的瓷片又记载着多少故事呢?它或许曾经陈设于宫廷的高堂之上,亦或者见证过达官显贵的觥筹交错。无论怎样,设计者的精巧用心全在一枚枚的碎片上得以体现,“我们将这些瓷片做成首饰得以佩戴,在设计时完全舍不得裁割,每一片瓷片都记载着历史信息,我们力求保护它而非破坏它,把这些瓷片镶嵌起来变费为宝,既可以观赏,又可以作为瓷器标本来学习鉴定知识”,博物馆负责人曲永建先生说道。
 
 
 
 
 
    除了瓷器饰品外,笔者还看到玉器饰品,“君子比德与玉、玉无故不离身”
 
 
    曾是古人修身养性的比照,而如今随着玉器收藏的火热,这些曾经的佩饰却只能静静躺在锦盒中睡大觉,做成佩戴的饰品,也算还原他们本有的装饰功能,让这些赏玩的玉件,成为每天可以换着戴的珠宝。然而明清老玉件设计的难度在于,它已经够美、够圆熟了,设计者还能给它们什么呢?而且它们的颜色清淡,很容易喧宾夺主,设计者又该如何让它们保有主角的位置?这些似乎对于懂玉的设计者来说并不是难题,他们在保留玉件最精彩的同时,加入西方珠宝的美学,融入了精致、华美。这些玉饰端在手里初看,一定会将整件作品的杏色全部纳入眼中心里,奇妙的是,最后细赏的焦点依然会在那块经岁月沉浸过的老玉件上,这才是设计者最高的境界。
 
    还是那句老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注:饰品咨询13801270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