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汉族民间瓷窑,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窑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的观台镇与峰峰矿区的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叫磁州,故名。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续。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开创了汉族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影响范围较广,发展迅速。北方各地纷纷仿制,中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鹤壁集窑,修武 当阳峪窑,禹县的 扒村窑,登封 曲河窑,山西介休窑, 霍县窑,山东 淄博窑,江西吉安 吉州窑,福建泉州,四川广元等,都大量烧造与磁州窑风格相近似的瓷器。
磁州窑在收藏界中,是颇为主要的一个高古陶瓷鉴藏门类。在民间的收藏家手中,但凡是玩高古瓷器的藏家基本都会有磁州窑。在2000年之前,磁州窑相对唐三彩等当时的热门品种价格要低很多。而2000年之后,各大拍卖行陆续对磁州窑拍卖有了极大关注,2004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一件“北宋 磁州窑刻花褐彩梅瓶”拍得14,449,013 元天价,此后磁州窑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市场价格也稳步攀升。北京中拍国际2016年春拍专场特推出三件磁州窑精品以飨藏家,欢迎莅临品鉴!
元 磁州窑虎戏纹瓷枕 长36cm,宽27cm,高14cm
枕底图
说明:此枕呈上宽下窄的桃形,胎呈米黄色。枕面开光部绘一猛虎,俯卧于地,双目凝视前方,构图简练,重点突出,是一件宋代民窑佳作。古代,动物形枕或绘有动物图案的枕具有消灾镇邪的作用。《新唐书》记载:“韦后姊七姨嫁将军冯太和,为豹头枕以辟邪,白泽忱以辟魅,伏熊枕以宜男,亦服妖也”。即是说,唐代韦后的姐姐出嫁后便用豹、熊形枕,以辟魅求子。此虎纹瓷枕也有此意。
参考图:“北宋-金磁州窑白釉黑彩水波纹如意形枕”《珍瓷赏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瓷选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
元·至顺磁州窑男相文殊菩萨纹盖罐 高29cm
盖面图及罐底图
款识:“至顺四年图府供养”
说明:罐唇口,丰肩,鼓腹,圈足微撇,底部无釉,伞状盖,盖上一伞形柱钮,盖面绕纽书有“至顺四年图府供养”字样。罐胎呈浅灰色,通体褐彩描绘纹饰。颈肩部分别以回纹、点状纹分隔,腹上部菱形开光内一面描绘文殊菩萨骑狮像,为男像,一面书有文殊菩萨五字真言“阿啰跛者娜”中部分文字:“文殊菩萨阿者无生义,啰无尘染义,跛无第一义,诸法性平等。左无诸行义,囊无性相义。”腹下部满施黑褐彩釉,釉至足底。“至顺四年”即1333年,是元朝时元文宗图帖睦尔的年号。存世磁州窑器中带明确年号及代养用途的实属罕见,当为世所珍。
元 磁州窑龙凤纹大罐 高32cm
罐底图
说明:唇口,鼓腹,至底部渐收。通身以白釉为地,黑彩描绘纹饰。肩部饰一周缠枝花卉纹。腹部菱形开光内一面绘团龙纹,龙作回首腾飞状,龙头瘦长,双目有神,须发上扬,身体腾飞,气势如虹,空隙处衬云纹。另一面绘凤纹,凤舒展双翅,引颈长鸣,尾羽随风飘舞,灵动飘逸。整体造型较大,保存完整,极为不易。磁州窑窑址在今河北省磁县境内,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汉族民间瓷窑,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续。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开创了汉族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2004年秋季拍卖会Lot0813 "北宋 磁州窑刻花褐彩梅瓶"成交价:14,449,013元
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2013年秋季拍卖会Lot1323 "宋 磁州窑风花雪月酒色财气梅瓶 (一对)"成交价:4,536,750元
邦瀚斯拍卖行香港十月专场拍卖会Lot0195 "北宋 磁州窑白釉剔牡丹花卉纹盖罐"成交价:791,000元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2015年秋季拍卖会Lot2836 "金/元 磁州窑黑剔花大罐"成交价:636,2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