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无言——中拍秋拍力推耀州窑月白釉瓷
发布日期:2012-12-18
中拍国际秋季拍卖会将于12月20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三层亚洲会堂隆重举行。此次拍卖会中拍国际将继续发挥自身在高古领域的传统优势,特别是古代耀州窑瓷系将作为本次拍卖会着重推出的老窑瓷以飨广大瓷器爱好者。
耀州窑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窑,被誉为刻花青瓷之冠和北方青瓷的代表。以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为中心,范围包括以东陈炉地区的立地坡、上店、陈炉等。
耀州窑始烧于唐,到宋金代时期耀州窑瓷器的烧造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承袭传统青瓷的基础上,成功地烧制出了具有天然美白玉效果的月白釉瓷,到金代月白釉瓷更为普遍,成为金代耀州瓷最大的亮点。
月白釉瓷多为素面,主要以釉色取胜,釉色丰富,有多种釉白色,如皓月,如美玉。有的白中漂青,有的白中泛绿,有的白中透出微微的金黄色。无论何种形色,无不富有玉质感,好似深秋一轮皓月,恬静、温润。它们以天然之美展现出更高的境界,不仅深受文人雅士追爱,而且也是王公贵族生活中的雅品。至今陕西藏界仍坚持古法,称此种白釉为“月白玉釉”。
耀州窑月白釉瓷依靠唐至宋金近600年雄厚的工艺基础和匠师们娴熟的技艺得以烧制成功。而其大量的烧制得因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
中国自古就有尚玉传统,玉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瓷器烧造也追求类冰似玉的审美效果。尤其是在唐、五代时期,耀州窑通过学习越窑,掌握了越瓷类冰的工艺,而且更胜一筹地达到了似玉的工艺境界,符合了当时上层社会对玉崇爱的需求。而且这种艺术效果的催生还可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政治格局有关。晚唐、五代及至北宋时期,原来通畅的玉路多被割据政权截断,玉路不畅,尤其是中原地区和田美玉的供应链条时常受阻,遂在瓷器烧造中追求这种类玉效果,这可能是传统尚玉文化别样方式的诉求。
北宋末,随着金朝统治的确立,大批女真族进入中原,很快就接收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此时儒家思想对女真族社会各阶层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以其统治集团和社会上层最为明显。他们把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和修身养性的思想武器,最终形成这一时期审美的主导特征。艺术的表现一定跟当时的政治氛围有关。耀州窑月白釉瓷追求集中华美德于一身的玉的滋润、柔和的质感,精美秀雅、如冰类玉,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观,也得到了女真贵族的青睐。如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在丰台区的一座金代窝伦女真贵族墓中发掘出土的随葬器物中,就有4件耀州窑月白釉瓷器。
净素的耀州窑月白玉釉瓷纯然一色,将美凝聚于造型和釉质,突出纯洁、温润如玉的质感,去表现瓷器特有的材质美,登上了静穆、大美无言的顶峰。欧阳修有句名言:“道尚取乎返本,理何求于外饰。”这也可视作耀州窑月白釉瓷的典型艺术追求。它们典雅宁静,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息,虽不沉雄,却极幽远,是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典型。
从多年来拍卖场上的耀州窑瓷上怕情况来看,耀州窑瓷虽偶有面世,但也局限于宋刻划青瓷系列,月白釉瓷数量仅以件计,精品数量更是寥若晨星,根本没有把耀州窑瓷辉煌的历史面貌给世人所展示出来。本次中拍国际秋季珍品拍卖推出的瓷器专场隆重推出了耀州窑青瓷和月白瓷系列精品,洋洋大观,琳琅满目,真正为广大藏家奉上了耀州窑各品种系列的珍品佳器,敬请藏家关注!
金 耀州窑月白釉双系鸟食罐
高3.3cm 口径4.6cm 足径3.1cm
敛口,鼓腹下收,腹一侧接双环形系,圈足,足端较尖,为双刀斜削而成,足内满釉,釉层较薄,胎泛黄,足积釉较厚,有凝脂感。通体施月白釉(在陕西藏界被称为月白玉釉),釉色纯净润泽,釉质肥厚凝重,具有如冰似玉的艺术效果。鸟食罐以明清景德镇窑烧制为盛,宋金时遗物极为罕见。月白釉烧成非常不易,此鸟食罐做工精细,器形优雅,应为宋金官宦望族定制专用,为目前所见孤品。
金 耀州窑月白釉三足炉
高7.5cm 口径7.3cm
炉取鬲式,唇口微外撇,粗颈,鼓腹,下承三兽足,足底露胎。通体施月白色釉,釉面滋润、肥厚,似月光色之莹莹然。内壁旋坯痕明显,杏黄胎色,施釉未及底,釉有垂流。炉身饰三道暗刻弦纹,三足兽首系捏塑而成,工艺独特。此炉既无精美繁缛的雕饰,也无艳彩浓抹的图案,唯以其风格之敦厚,造型之秀美,釉色之俏丽,显示出迷人的艺术魅力,观炉型规整,工艺考究,与陕西历史博物馆展陈的耀州瓷炉形制相同,堪称耀州窑月白釉精品。
香港苏富比1999秋拍JG046号拍品与此炉如出一窑,可供藏家参考。
金 耀州窑月白釉碗
高4.5cm 口径13cm 足径4.5cm
敞口,弧腹,圈足。足底刷护胎釉呈芝麻酱色,通体施月白釉,呈色闪金黄,釉质肥润,呈现出很强的玉质感,有橘皮纹和淡淡的蛤蜊光特征。
月白色釉是耀州窑创烧的一种独特釉色品种,始于北宋晚期,盛于金代;以乳白色为基调,白中略闪暗青色,恬静温润,有如冰似玉的效果,与翠绿肥厚的青釉有明显的不同。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载:“耀州黄浦镇烧瓷名耀器,白者为上,河朔用以分茶”,说明了金代耀州瓷在黄河以北地区广受欢迎。
宋 耀州窑月白玉釉窑变罐[此器仅供展览]
高11.5cm 口径7.8cm 足径5cm
高11.5cm 口径7.8cm 足径5cm
唇口微外撇,短颈,圆鼓腹,浅圈足,足端露胎,胎质坚硬,露胎处呈灰色。小罐通体施月白釉,釉质肥厚细腻,釉面晶莹玉润,釉层密布着极细腻的气泡,呈透明细浊状,在密集的雾状小气泡中散落着大气泡,似晨星闪烁,达到了“汁水莹泽,含水欲滴,釉如膏脂溶而不流,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的效果,小罐腹侧有一圆形窑变红斑,在青白色的釉质包围之间,恰似旭日初生于东海,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足胫处有条状缩釉,配以垂落的积釉,自然天成,妙趣横生,纵观此罐,上等白玉的温润在瓷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为耀州月白瓷中巅峰之作。